【摘要】2014中考临近,在此阶段,考生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周全考虑呢?家长们能够帮助孩子们预见哪些情境呢?小编为各位整理了2014中考临近:如何为应考孩子减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
中考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应考、陪考成了广大毕业生家庭近期的首要任务。
在中国,上学读书最大的压力莫过于考试了。12年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这当中你和我们的孩子,都要翻越“三座大山”跳跃“三重龙门”:小学升中的小考、初中升高中中考和入大学的高考。
我家三个孩子都在国内接受基础教育。我和太太都有一个共识,与其抨击我们改变不了的应试教育制度,倒不如引导孩子积极适应这个游戏规则。学会读书的同时,也要学会考试,作为父母我们要及早有所规划。今年初出版的由我们全家合作的《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里,我们用了不少篇幅介绍我们如何在小学三年级之前陪孩子读书,培养孩子良好读书习惯,打好学习基础的内容,此外书中也有写到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减轻考试压力的事例。
事例一,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第一天,我一定会亲自送孩子上学,边走边聊一些有趣的话题,诸如:做学生我们要考多少次试,一生中我们有多少次考试,一辈子哪些考试最重要等。身经百战、“百考成精”的我,还会给孩子讲一般考试的思路,传授自己考试的技巧。我三个孩子每个相隔三岁,在考试第一天陪孩子上学,成了我的指定动作,一做就是10多年,幸好三个孩子都在同一所小学就读。我觉得,陪孩子考试,为孩子打气,是父爱的一种表现。
事例二,从小我向孩子灌输一个观念:考试,第一考记忆能力,所以复习期间不要太晚睡;第二,考理解能力,所以要吃透课本,不要本末倒置过多做题海练习;第三,考试看心理承受能力,所以不要太紧张,否则容易失去水准。小升初我家孩子虽然够资格成为推荐生,但因国籍问题,他们还是要参加民办学校的升学考试。第一次参加小考,老二有些紧张,没能正常发挥,与心仪学校失之交臂。回到家中,全家帮她打气,姐姐帮她分析试题,太太专门准备她平时喜欢的食物,我帮她改报中学,还和她弟弟一起陪她去参加入学试。结果她以优异成绩被学校录取,还考取了一等奖的奖学金。
事例三,大女儿中考前夕,全家开家庭会议帮她分析。身处“精英班”且排名居前的她,在不少同学纷纷报考校外更高一级的名校时,却提出想原校升学,理由是这里有熟悉的环境,而且学习起来压力会少些。我们支持她的决定,没有给她太大压力。女儿果然轻松考取原校,因成绩突出获得了特等奖学金,为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