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中考报考 > 家长头条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飞翔的树叶 2017-08-16 14:58:03
二、高一新生不适应症的表现以及应对措施
失落感:光环淡却是失落
从小学、初中一路杀过来,谁没担过“一官半职”?谁没收获过鲜花和掌声?想想自己在初中时是多么风光,何等“有作为”。一班之长,差不多每天都要站起来向全班发号施令。然而,上了高中,我什么都不是,居然连小组长也没捞到一个,失落、太失落了!失望、太失望了!伯乐何在?看来,我这匹千里马真的要永远“骈死于槽枥之间”了……不知不觉中,一切都由“主动”变为“被动”,自己的成绩已一落千丈,以前高高翘起的尾巴从此垂落下来了。——这是摘自学生作文选登中一片题为《高一回眸》的作文中的一段话入学的新生尤其是考入重点中学的新生开始时大都踌躇满志,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而一旦理想与现实脱节,发现实际的学习生活与自己想象的并不那么一致时,便会垂头丧气,学习热情骤减,从而产生失落心理。不可否认,对于每一位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大多是原校出类拔萃的人物,既受父母宠爱,又是教师眼里的才子,更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都有其值得称道的昔日“辉煌”,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充满信心,更有些人会自以为是永远的“明星”。据某届高一两个班(奥班和普通班各一个)的调查统计:某班60名同学中,曾担任过班委、课代表职务的就有54人。俗话说:“山外有山”,升入高中,当各校的学习精英汇聚到一起,自然就会有高下之分,原先遥遥领先的成绩优势已不复存在,原来的学习尖子也许不“尖”了;原来的班干部成了“平民”,不得不从原先的一方“霸主”变成“沧海一粟”,自然也就没有初中时那种众星捧月般的美好感觉了。当进入高中,环视一下周围的同学,面临新的竞争对手,再看看偶尔扫射到自己身上的老师的眼神,不少学生会产生失落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困惑中,由自信转向自卑,(“落差”的确太大了,)失落心理由此产生。这种“失落”心理,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同学对升入高中后自己的实际情况缺乏理智的分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今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心理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普遍性缺陷。你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几辈人的娇惯,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稍有不如意,便小题大做。这类事件已频频见诸报端,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业的优秀往往掩盖了你们在行为与心理上的“营养不良”,使你们成为心理品质上的“低能儿”:自私、狭隘,偏激、任性,极端敏感、意志脆弱等。当学业的光环慢慢淡却,其各方面的缺点也渐渐暴露出来,而你们对此又无足够的心理准备,于是便如晴天霹雳、世界末日降临,难以承受所面临的“失落”。
|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