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分析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天津 作者:爱智康曹野 2016-05-23 10:21:37
解析2016年五区县二模作文《再走一步》
“再走一步,人生的际遇就会大不一样。”确实如此,我们中国人相信“甘来苦尽”,相信“否极泰来”。因此,“下一步”永远寄予着人们对于“坚持不懈”这一行为的肯定与期望之情。但是走出一步后,并未“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么我们还能勇敢地“再走一步”么?五区县的这道二模作文题,沿着和平一模的“坚守,继续前行”的出题方向,“再走一步”,又向前开拓了一步,“想要问问你敢不敢”。
这道作文,依然是由阅读题延伸而来的一个命题式。乍一看,简洁,而不拖泥带水。刚想着把“坚持”“坚守”一类早已准备好的作文进行套用,突然发现,这个题与我们的那篇《坚守,继续前行》相比多出来一个字——“再”。“再走一步”不单单是坚守而后前行体现出的执着,而更多了一层在未知中继续向前的那份“孤勇”以及在绝境中求生机的“大智慧”。
因此,如果以“坚守”为话题的作文是楼房的地基的话,那么和平一模的《坚守,继续前行》就是面朝大海的一楼海景房,而这道《再走一步》就是可以与哲理的闲云遥相对望的二层小楼宽敞的屋顶。逐渐深化了对于“坚守”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这篇作文,我们光写好“坚守”和“前行”还不够,要想显出主旨,我们的作文里要写清楚并且写好我们的“忧思”与“忧惧”。谁说“大智大勇”的人一点都不具有“忧思”或“忧惧”?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恰能表现出一个初中生的年龄特征,显得真实可亲。而且文章的亮点恰恰要写出这种由胆怯到无畏的“转变”。这才是作文真正要考察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并非一个“自觉”的过程,也就是说并不是“自发”完成的,因此,“外因”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二个关注点。题目阴影的地方有一句“父亲的鼓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外界因素”,因此想写出新意的同学要自觉避开亲人鼓励这个层面的情节安排。可以从生活中富有启示性的自然现象或社会场景入手寻找属于自己的“外界因素”,从而写好这一“转变”。
这个作文写起来不难,重点在于对于“再”字的理解和审题能力的考察。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