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天津中考政策指南   2018天津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历年中考一模真题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作文分析 > 正文

2014天津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二之中心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若冰    2014-06-18 21:42:37

说两句

  •   1。得分点概述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思想。这个过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在历年的中考(微博)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意”立得如何,是否突出、有深度,可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和作文的成绩。

      综观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无一不将“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这一要求作为其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且它在各地作文评改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普遍较大,如安徽省,以本项得分点为主的“内容”一项竟占了全部分值的54。5%;潍坊市占了50%;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的本项得分点与选材,合占全卷的40%。

      由此观之,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2。得分点策略

      如何达到上面所说的“鲜明、新颖、深刻”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与技巧。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三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若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四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考生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筹了。平中见奇出新意。

      常见的方法有:

      (1)“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

      (2)“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理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3)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于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出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大纲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天津南开中学

    天津耀华中学

    天津第一中学

    天津实验中学

    第二南开中学

    天津二十一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