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中考报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 2012-09-06 11:07:55
新学期开始又有一批小学生结束了小学生活,升入了初中。孩子们对于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科目都有很大的兴趣,说明大部分孩子都是可以适应的,接下来就要正式进入我们的初一生活了,前方迎接我们的是什么呢?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小编和大家谈谈自己以前看到的、听到的,算是一些经验吧,也很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进入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后,曾经一位家长的疑问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心声。问:“我孩子在小学是双优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进入初中以后,也很努力,但这次考试成绩数学70分,英语60多分。我很吃惊,原来指望他能考名牌大学的,现在看样子是没什么希望了。我很难过,很着急,希望老师帮帮我们。”其实这个也是小编想说的,上中学后分数上会出现差异,为什么会出现?应该如何看待?总结了一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学习目标引起的差异
拿和平区小学来说,一个班中的双优生有很多,国家会实施很多举措确保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他们一个天真无忧的童年。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家长和孩子的神经都高度紧张起来,因为三年以后他们将面临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中考。中考的考分把学生分配到市五所、市九所、市重点等几类学校。这种考试对学生终身发展有强烈利害关系,家长与学校不得不特别看重它。于是学生之间的竞争就产生了,原本在小学的双优生,进入中学第二个月的期中考试以后,就分成了三个类别:
A、智力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基础扎实的进入了班里尖子生行列。
B、智力良好,学习踏实的进入了中流水平。
C、智力一般,学习习惯差的孩子进入中下行列。
家长的目标100%的在市五所、市九所、市重点高中上。但是,孩子们不可能都上得了这些高中的。达不到家长目标的孩子,就让家长焦急了。
二、课程难度引起的差异
小学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中学各科知识进入了科学领域的边缘。例如:几何主要就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在我国大约有60%的学生感到几何学习困难。同时外语、物理也成了某些学生学习的老大难。小学自以为很优秀的一部分学生,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就成为只能考到60多分的一般学生了。这本来是非常正常、非常自然的事。然而,很多家长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或者把这种现象归结于孩子不努力了,或者归结为中学的老师没有小学老师管的严了等等。于是,就自己给孩子请家教,不顾孩子的身体、心理承受力和情绪如何地加班加点地灌,但是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经过那么艰苦的努力,仍然没有考出家长理想的分数,于是泄气了。这些孩子的自信心就是在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的痛苦中慢慢消失的。
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学习成绩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指人的性格、意志力、对事物的动机和兴趣等。有些孩子智商一般,但由于孩子能吃苦,有较强的毅力,有远大学习目标,所以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例如:原来普遍认为女孩到初中不行了,后来发现初中女生尖子不少。有人又说她们到高中、大学不行了,结果高考中的女状元越来越多,女生在大学的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好。
孩子进入初中学习出现差异,这对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家长都希望孩子有闪光的名牌学历,以求将来借以走向人生辉煌。所以孩子的成绩表成了家庭生活气氛的睛雨表。家庭的一切都为孩子学习让路。面对就这类问题前来咨询的家长我非常为难,因为我无法帮所有的家长圆望子成龙之梦。
但是,只要我们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客观,一样可以让孩子成为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在天津这座城市,不论是周末还是周日,无论刮风下雨总可以看到本来应该一家人轻轻松松过周末、团团圆圆享天伦的时光,一些家长却带着孩子去参加培训班,有些家长给孩子报的不止一个班,一整天,孩子当然包括他们的父母没有一会消停。
我们的家长依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自己家教的失误造成的恶果,仍然不懂拥有一个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对孩子多么重要,无视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过度开发孩子的潜质,甚至透支孩子的生命力,到底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这还是爱吗?参与更多讨论请点击这里。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