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天津中考政策指南   2018天津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历年中考一模真题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初三年级 > 期末试题 > 考试信息 > 正文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用法表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    2012-02-20 15:12:54

说两句

  •   近年语文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显性考查,后一种是隐性考查。

      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是:“之、其、而、以、于”。

      1、之


    用法

    用法具体解说

    用法举例

    动词

    可译为“往”“到”

    辍耕之垄上

    代词

    第三人称,代人,代物,代事

    译为“他(他们)(的)”“它(它们)(的)”

    学而时习之

    指示代词

    “这”

    为楚造云梯之械

    结构助词

    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定语后置的标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音节助

    凑足音节,无实义

     

    公将鼓之

      2


    用法

    用法具体解说

    用法举例

    代词

    人称或物主代词

    译为“他(她、它)(们)”或“他(她、它)(们)的”

    惧其不已也

    指示代词

    译为“这(些)”“那(些)”“其中的”

    其一犬坐于前

    副词

    表揣测语气

    “大概”

    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表反问语气

    “难道”

    其真无马邪

    表期望或命令语气

    “可要”

    安陵君其许寡人

      3


    用法

    用法具体解说

    用法举例

    连词

    顺接关系

    就,接着或不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关系

    但是,却

    出淤泥而不染

    并列关系

    不译,或译为“又”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递进关系

    而且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朝而往,暮而归

      4


    用法

    用法具体解说

    用法举例

    副词

    表示肯定的判断

    “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表示承接

    “就”“便”“那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表示假设

    “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表示转折

    “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5、以


    用法

    用法具体解说

    用法举例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物件、时间等

     “拿”、“把”、“用”、“由”、“从”

    1.屠惧,投以骨——把;2.能以径寸之木,为… ——用;3. 以弱为强——从、由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

    “凭”、“凭借”、“根据”、“按照”

    4.何以战?——凭借//5.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按照

    连词

    表目的、表顺接、表结果

    可译作“(用)来”、“而”、可译作“以致”

    6.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7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8以伤先帝之明——以致;9以塞忠谏之路——以致

    表原因

    可译“由于”、“因为”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动词

     

    可译作“认为”

    11皆以美于徐公。2.或以为死……

    通假

     

    通“已”,已经

    12固以怪之矣

      6


    用法

    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介词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能谤讥于市朝

    向、对

    告之于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因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皆以美于徐公

      7


    用法

    用法具体解说

    用法举例

    副词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于是”“就”“才”

    乃入见

    情理上是逆转相背

    “却”“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

    “你”“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判断词

    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

    “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大纲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天津南开中学

    天津耀华中学

    天津第一中学

    天津实验中学

    第二南开中学

    天津二十一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