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天津中考政策指南   2018天津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历年中考一模真题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初三年级 > 期末试题 > 考试信息 > 正文

初中阶段十二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来源:天津中考网    作者:.    2011-12-16 16:04:59

说两句

  • 名称 说明 ★主要作用
    比   喻 明喻 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 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使人容易理解,并引起想象。/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暗喻 用“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
    借喻 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博喻 把一个本体比作几个喻体。
    通感  
    比   拟 拟人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的修辞方法。 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化了。/ 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物则常常表现出作者对被描写对象的憎恨和蔑视。
    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的修辞方法。
    夸   张 根据表达需要,对客观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突出特征或作者的想象,加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的感情。
    引   用 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 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
    排   比 排比必须是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连起来用。 加强语势,使思想内容层层深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   问 设问一般是采取自问自答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引起读者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   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问而不答的疑问句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思。 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利,更富启发,语气更确定,感情更强烈。
    对   偶
    (对仗)
    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近、相反或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 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形成鲜明的对照,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反   语 使用语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 可以取得幽默、讽刺的效果,增强战斗性。
    反   复
    (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现,就是反复。 强调突出思想,加强与气,渲染感情。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间隔重复起到前后、首尾的呼应作用
    对   比
    (对照)
    把两种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 对照比较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出出来,表现作者鲜明的态度情感。
    借   代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借代。 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货物的特征,并引发读者联想。

    2018年天津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大纲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天津南开中学

    天津耀华中学

    天津第一中学

    天津实验中学

    第二南开中学

    天津二十一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