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天津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春望》

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望岳》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在《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行路难》

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 行路难 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3.李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使至塞上》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次北固山下》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饮酒》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观沧海》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诗经·蒹葭》

1.《诗经 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蒹葭》中能印证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诗经·关雎》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送东阳马生序》

1、《送东阳马生序》中,点明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的语句是: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2、人们愿意借书给自己,那时因为作者很守信,这些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表现作者在寒冬腊月中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2016-12-20   

2017天津中考:古诗文默写考点之《记承天寺夜游》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欣然

2016-12-20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中考作文]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大纲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天津南开中学

天津耀华中学

天津第一中学

天津实验中学

第二南开中学

天津二十一中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